最近,我国发生多起暴力伤医事件。上海曙光医院ICU被砸,广州二院医生被打致重伤,北京120急救人员被打,温岭一院发生惨案致一死二伤,上海瑞金医院被患者掐脖子······类似的医患暴力冲突频频发生,引起社会各界的忧虑。
【理论深喉】
新医改启动4年来,成就不凡,有效缓解了老百姓看病难、看病贵。但医改步入深水区后,遭遇体制机制上的障碍,束缚了医疗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。医改关乎民生,如何破除障碍、深化医改,让医患双方更多受益?
医患信任解体,有着复杂而深刻的社会原因。但是,畸形的以药养医体制,将医生逼进了“不仁不义”之地,这是导致医患关系恶化的制度根源。
近年来,我国医患暴力冲突呈“井喷式”爆发。据中国医院协会的一项最新调查,我国每所医院平均每年发生的暴力伤医事件高达27次。医务人员躯体受到攻击、造成明显伤害的事件逐年增加,绝大多数人曾遭到过谩骂、威胁。
医患暴力冲突加剧,反映了医患之间的“代理困境”。从理论上,医生是患者的利益代理人,患者之所以愿意把生命健康托付给医生,是因为相信医生会把患者利益放在首位。但是,在现行的医疗体制下,医患信任十分脆弱。英国学者一项关于中国医疗绩效评估的研究显示,57%的受访者认为,“即使有医疗保险可报销且有效的药物,医生也会开出不能报销的药物”;61%的受访者认为,“即使诊断明确,医生也会要求病人做更多复杂的检查”。这说明,多数患者认为医生受利益驱动,存在过度治疗行为。一旦发生医疗差错或者意外,甚至很小的一点语言冲突,医患之间的信任